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
盲校义务教育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01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3
第一部分  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
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
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基础教
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
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2 年级是视力残疾学生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
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视力残疾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
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视力残疾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引导视力残疾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
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爱学习,爱
劳动,爱祖国,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盲校1—2 年级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
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乐观向上、敢于探究的学生
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2016年版)
4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学生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学生生活的组
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
过程。
本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引
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
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
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
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学生与自我、
社会和自然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有机结合;教
学活动体现学生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
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学生生活及活动过程的
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
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
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堂评价更加开放、多元,全
面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学生的生活
道德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
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
│ 第一部分  前言 │
5
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
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
(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
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学生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
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
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学生的权利。
(四)让教与学根植于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而逐步建构起来
的;学生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
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根植于学生的生活才会对学生有
意义;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关注个体差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
成长。
三、课程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
的基本框架。
三条主线是:
1. 学生与自我
2. 学生与社会
3. 学生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1. 健康、安全地生活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2016年版)
6
2. 愉快、积极地生活
3.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4.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学生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学生从小知道珍
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
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学生获得对社会、对生
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
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学生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
在使学生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
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
共产党的公民打下基础。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时代提出的
要求。它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潜能开发,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
力和创造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
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智慧并提升自己的能力,享受创造带
来的欢乐。
7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热爱祖
国、乐观向上、敢于探究的学生。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3.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4.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
5.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爱学习,爱劳动。
 (二)行为与习惯
1.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3. 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
4.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3.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4. 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2016年版)
8
 (四)过程与方法
1.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2. 初步体验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
3. 具有探究意识,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
9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健康、安全地生活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 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
2.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 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愿望,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4. 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5. 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6. 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7.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8. 了解自身状况以及学生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
9. 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避免碰撞,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
10.  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11.  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
12.  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3.  在新的环境中,能学会适当地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14.  熟悉学校环境,学会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2016年版)
10
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 乐观地面对生活,喜欢和同学、教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 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 在他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积极向上
4.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
5. 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6. 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7. 积极地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生活。
8. 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 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会做事,学会关心
1. 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
2. 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 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
4. 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5. 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
6. 能初步分辨是非,诚实不说谎,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
7 .  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8. 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9. 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喜欢集体生活,爱护集体荣誉。
10.  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11.  热爱中国共产党,了解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
12.  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续表
│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
11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
1. 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
2. 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设计与制作
3. 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
4. 能根据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物品等来开展活动。
勤于思考,学习探究
5. 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
6. 利用多种感官,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7. 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
8. 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9. 学习利用图书、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
10.  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获得的经验或信息。
“课程内容”说明:
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
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
“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学生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
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
续表
12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准确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
本课标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
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准确地理解课程的本
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
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
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
果,忽视学生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
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学生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
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学生好奇心与实践能
力,特别是创造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在本课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殊教育规律, 做学生学
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
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
者;与学生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
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学生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
│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
13
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学生
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学目标。
(四)把了解学生作为教学的基础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学生为基础。教学的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
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五)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
在本课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
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
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
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获
得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环节示意图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2016年版)
14
(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
1. 教学准备
(1)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
的学情分析,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学生的实际,制订
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
(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
(3)活动计划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其特殊需要,发挥自身优
势,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参与。
(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
2. 教学内容选择
(1)源于学生的生活
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困惑
和问题,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从中捕捉有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
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
结合社会生活中学生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
术的新成果、学生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学生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
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
(3)正确理解和使用教科书
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
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
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
效性。
3. 活动组织
(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要服从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学习方
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
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择适宜的活动
形式。
(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连续
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
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
│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
15
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
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
展和深化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
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深
入地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
体验。
(3)开放地组织活动
活动应注意与家庭、社区和普通学校的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
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
动基地等方式,为学生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
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促进其与社会的融合。
4. 活动指导
(1)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学生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学生做什
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
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
时调整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
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活动。
(2)重视活动的过程
活动过程是学生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
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学
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与否来
判定学生优劣。
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间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
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
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
(3)提高活动的质量
•;  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
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2016年版)
16
获得发展。
•;  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
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如组织学生
怀着崇敬之情,抚摸国旗国徽,理解组成元素的意义,学唱国歌。
•;  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学生的
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学生参与的积
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  创设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
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
•;  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学生动手做,以多种形
式如语言、美工、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
•;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学
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学会合作、
协商、对话、分享和尊重。
•;  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
动中要灵活应对。
•;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  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学生生活中。
•;  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
思,不断改进教学。
二、评价建议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的品德发展与生
活能力提升。
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
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
展的独特性。
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学生的学习
结果,它本身就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彼此间讲
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学生学
习的生动体现。
│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
17
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学生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
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
走向整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1. 把单元主题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
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的时
候,既要关注所有学生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学生对该主题的
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
2. 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
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
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
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
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
3. 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结合起来
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应拘泥于此,仅仅根据
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
生成和学生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学生在本课程标准
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档案袋评价、作品分
析等。
1. 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学生的行为、情
绪情感、任务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 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学生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学生发展的信
息,并了解学生思想情感的变化。
3. 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学生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学生发展的
信息。
4. 成长档案袋评价。用成长档案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学生成长过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2016年版)
18
程中的各种资料。
5. 学生作品分析。通过对学生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学生活
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在评价的客观性和深刻性上也各
有差别,因此,评价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防止片面追求
形式。
(三)评价的注意点
1. 关注过程
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行
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
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
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学生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
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
2. 追求多元
评价主体多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学生
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评价尺度多元,不用一
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
的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渠道多元,分析学生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学
生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等各方面的
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
(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教师应客观、全面、谨慎地解释评价结果,以获得对学生全方位的、深
入的了解,避免以偏概全。通过对评价结果的解释,教师不仅能够比较客观
地评判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每个学生
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等。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进一步
在后续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健
康、自信地成长。不能用评价结果对学生分等、划类、筛选,甚至作为惩罚
学生的依据。
评价结果同时也是反思与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应利用评价结果进一步
发现问题,改善教学,切实提高课程质量。
│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
19
三、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
的理念和要求。
(二)教材编写原则
1. 思想性原则
教材的编写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小学1—2 年级学生品
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以
及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2. 科学性原则
教材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与阶段特点,内容的选择与组
织、活动的安排与呈现、版式的设计与表现等必须符合小学1—2 年级学生
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适合学生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
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材呈现方式应直观、形象、灵活多样,
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避免模式化;版式应突出主题,符合规
范,生动活泼,时代感强。
3. 现实性原则
教材必须关注学生现实的生活,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
教材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师资
状况、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精选基础的、易行的、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在
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的内容。教材的形式、印制等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
校、不同视力状况的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
出空间。
4. 综合性原则
教材应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内容的编写应注意把学生“健康、安全地
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新
地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和整合,应有利于课程目标的
整体实现,避免单一、简单和割裂等倾向。
5. 活动性原则
教材应体现活动型课程的特点,内容的选择和呈现突出活动性,有利于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2016年版)
20
教师和学生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的方式。要注意将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与活
动的过程、方法、技能、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或事实,突出
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材的范围
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档案袋、
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经教育部审定的教材(教科书)可由各地各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
关规定选用。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充分地开发并有效地利用各地区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
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包括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如教
科书、教师指导材料、音像资料;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的活动;师生、家
长、社区人员、与学生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学校中、社区中的各种
物质设施、文化教育设施、革命文物、名胜古迹、图书、玩具、多媒体资
源;各种文化财富,如传统风俗、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民俗节日、文化
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事件、社会热点
问题;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动植物、山川海洋,以及地区的气候、季节特
点,等等。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一)充分利用教科书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并经教育部审定批准的教科书是重要的、基本的课程
资源,认真学习、研究教科书及其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可以为教师深入理
解本课程并进一步创造课程打下基础。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学生
需求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
│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
21
 (二)充分利用来自学生的资源
通过促进同伴互动,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发现等作为活动
的资源;通过加强活动的前后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作为新活动的资源。
 (三)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1. 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学校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结合
学校有关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让本课程获得丰富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开辟学校植
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把整个学校变成学生可参
与的学习空间。
2. 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外资源
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
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
色、风俗文化资源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
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园、养殖园等校外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
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为学生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学生的家庭资源,获得来自家长及家庭的支持,拓展课程资
源,如家庭生活事件、亲子活动等。
3. 挖掘图书资源、媒体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文化馆以及学生家庭中的图书资
源,促进学生、班级、年级和学校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充分利用
与本课程教学有关的广播、电视节目或其他音像材料。
4. 利用网络资源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