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最新动态 校务公开 德育园地 教学园地 师生风采 爱心互动 历史足迹 福州市数字少年宫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校园环境领导班子学校荣誉视频中心校歌
在线搜索
招生就业
招生部就业部咨询指导
资源中心首页 >> 教学园地 >> 资源中心
《通过三个“有意思”培养盲生数学兴趣》——兰廷义
字号:[ ]    浏览次数:4357    发布日期:2010-10-14    编辑:福州盲校
    福州市盲校  兰廷义   数学   350007    

【摘要】盲生因为视觉缺陷,听觉较明眼人发达,音乐,语文等学科易唤起他们的兴趣。而对数学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及盲生对周围事物感知上的不完整,觉得数学难学,数学成绩普遍较差。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有意思”的老师;其次,要让学生对“有意思”的数学内容感兴趣;第三,要让 “有意思”的作业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有用,从而强化盲生对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兴趣培养

 

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教学实践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盲生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对数学教师“有意思”

盲生由于受生理缺陷的影响,产生了苦闷自卑、厌世等消极心理,再加社会上仍然存在着歧视盲人的不正常现象,更使他们加剧了自卑感,产生厌学情绪,不爱跟人交流,对老师敬而远之,上课不爱跟老师互动,教学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想激发盲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盲校的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应过好“情感关”。数学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意识交流过程,只有盲生对教师感到亲切,才敢于交流,敢于无所顾忌地质疑,积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我刚到盲校上课时,发现班上7名学生,都不爱上数学课,数学基础差,数学课上不是睡觉就是走神,真有点上不下去了。后来我发现班上学生都很关注国家大事,爱听时事新闻,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讲每天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如台湾局势、六方会谈、金融危机等新闻,并给学生做深层分析,学生听得津津乐道,对我佩服有加。以后,只要一有时间,学生就主动找上我,找我聊天,讲新闻,听故事。我发现学生开始接纳我了,就主动提出,让班上的同学轮流当我的老师,每天请一名学生教我盲文,给我布置作业,同学们都很高兴,个个都要当我的老师,都愿意陪我一起学盲文,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把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对我无话不谈了,就这样,我成了他们良师益友。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这个数学老师真有意思”。这种以情换情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大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对我所教的数学课也慢慢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开始逐步提高。

二、让学生对数学课“有意思”

数学是一门艺术,数学之美比较抽象,较难为人们所理解,但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美就比较形象,较易为学生所理解。要培养盲生爱上数学课,关键是把数学教学与盲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形象化,生活化。盲生由于视缺陷,他们与社会接触少,生活经验不多,如果对现有的教材照本宣科,他们就很难理解数学知识,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就不会对数学课产生兴趣。所以,在数学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适合盲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把数学学习与盲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才能让盲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盲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盲生的数感,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课,学好数学知识。如:我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时,由于盲生的认图能力较差,并且不能像健全人那样画一条数轴标出各不等式的解集,无法从数轴上感知各不等式的解集和解集的公共部分,从而导致对不等式组四种解集的混淆。这样抽象的数学,如何与盲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呢?我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并把盲生当作问题中的对象,让盲生亲自参与到问题活动中去,帮助盲生直观地理解问题,加深了印象,增强趣味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我根据班上盲生的身高情况,找出两个身高分别为1.701.60的同学,依次按从矮(左边)到高(右边)的顺序排好,然后让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身高情况,依次按下列四个要求,分四批插到队中相应的位置:

1.60高且比1.70矮的同学

1.60高,同时比1.70也高的同学

1.60矮,同时比1.70也矮的同学

1.60矮,且比1.70高的同学

前面三个问题进行得很顺利,在活动进行到最后时,大家发现没有一个同学的身高能满足第四个要求,这时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找到了出现这种情况的答案。然后我让盲生对四种情况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引导盲生归纳出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能出现的四种不同解集的情况,盲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不等式的解集及解集的公共部分等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后面的作业过程中基本上能凭借想象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从而克服了盲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由于视缺陷而产生的画数轴图难及求解集公共部分难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样一来,教师将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形象易懂,学生就爱学乐学了,用他们的话说:“上这样的数学课真有意思。”

三、让学生对数学作业“有意思”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巩固兴趣的重要手段。对盲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价值重在素质,而非应试。所以,作业的设计上要有创新,要能适合盲生的生活实际,不能套用现有教材,盲校现有的教材是2002年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通过北京盲文出版社翻译成盲文教科书,未经过任何修改,书中大部分内容只适合明眼人学习,而不适合盲生使用。所以,根据现有的情况,在作业的设计上,要轻书面,重实践,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作业。如:我在教学《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时,我设计的课后作业:放学后,你从教室走到宿舍拿完碗筷,再走到食堂吃饭,有几种不同的走法?这样的题目,由于贴近盲生的活动,盲生就觉的有兴趣去做,一个盲生还说:“这也是数学题目呀,我天天这么走,还真没认真去想有几种走法。”接着学生就开始认真思考了。再如:在教学《组合》时,我设计的课后作业:班上有7名学生,现在我们给自己班上安排值日,如果一天安排两人值日,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如果一天安排三人值日呢?这些就是我给学生布置的数学作业,它不是抽象出来的数学,而是盲生的生活,但在盲生的生活中,又处处隐藏着数学,只要我们从盲生的生活中去挖掘数学,去学习数学,那么盲生心中的数学就更具有生活味,更有趣味性。用他们的话说:“做这样的数学作业真有意思。”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盲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又有其特殊之处,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要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的最佳境界。

 

版权所有:福州市盲校   学校地址: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110号
闽ICP备10202987号-1